关于春节最有名的古诗如下:
《元日》是北宋政治家王安石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。这首诗描写新年元日热闹、欢乐和万象更新的动人景象,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思想感情,充满欢快及积极向上的奋发精神。原文是:爆竹声中一岁除,春风送暖入屠苏。千门万户曈曈日,总把新桃换旧符。
翻译是:阵阵轰鸣的爆竹声中,旧的一年已经过去;和暖的春风吹来了新年,人们欢乐地畅饮着新酿的屠苏酒。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,他们都忙着把旧的桃符取下,换上新的桃符。
文学赏析:
此诗描写春节除旧迎新的景象。一片爆竹声送走了旧的一年,饮着醇美的屠苏酒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。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,家家门上的桃符都换成了新的。
这是一首写古代迎接新年的即景之作,取材于民间习俗,敏感地摄取老百姓过春节时的典型素材,抓住有代表性的生活细节:点燃爆竹,饮屠苏酒,换新桃符,充分表现出年节的欢乐气氛,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。
“爆竹声中一岁除,春风送暖入屠苏。”逢年遇节燃放爆竹,这种习俗古已有之,一直延续至今。古代风俗,每年正月初一,全家老小喝屠苏酒,然后用红布把渣滓包起来,挂在门框上,用来“驱邪”和躲避瘟疫。
第三句“千门万户曈曈日”,承接前面诗意,是说家家户户都沐浴在初春朝阳的光照之中。结尾一句描述转发议论。挂桃符,这也是古代民间的一种习俗。“总把新桃换旧符”,是个压缩省略的句式,“新桃”省略了“符”字,“旧符”省略了“桃”字,交替运用,这是七绝每句字数限制的缘故。
小学生关于春节的古诗有如下:
1、《田家元日》
(唐)孟浩然
昨夜斗回北,今朝岁起东。
我年已强壮,无禄尚忧农。
桑野就耕父,荷锄随牧童。
田家占气候,共说此年丰。
2、《守岁》
(北宋)苏轼
明年岂无年,心事恐蹉跎。
努力尽今夕,少年犹可夸!
3、《元日》
《元日》唐李世民
高轩暧春色,邃阁媚朝光。彤庭飞彩旆,翠幌曜明珰。
恭己临四极,垂衣驭八荒。霜戟列丹陛,丝竹韵长廊。
穆矣熏风茂,康哉帝道昌。继文遵后轨,循古鉴前王。
草秀故春色,梅艳昔年妆。巨川思欲济,终以寄舟航。
4、《岁除夜》
唐·罗隐
官历行将尽,村醪强自倾。
厌寒思暖律,畏老惜残更。
岁月已如此,寇戎犹未平。
儿童不谙事,歌吹待天明。
5、《除夜》
唐·尚颜
九冬三十夜,寒与暖分开。
坐到四更后,身添一岁来。
鱼灯延腊火,兽炭化春灰。
青帝今应老,迎新见几回。
小学关于春节的古诗有以下:
1、《春节看花市》林伯渠
迈街相约看花市,却倚骑楼似画廊。束立盆栽成列队,草株木本斗芬芳。
通宵灯火人如织,一派歌声喜欲狂。正是今年风景美,千红万紫报春光。
2、《凤城新年辞》查慎行
巧裁幡胜试新罗,画彩描金作闹蛾;从此剪刀闲一月,闺中针线岁前多。
3、《元旦口占用柳亚子怀人韵》董必武
共庆新年笑语哗,红岩士女赠梅花;举杯互敬屠苏酒,散席分尝胜利茶。
只有精忠能报国,更无乐土可为家;陪都歌舞迎佳节,遥视延安景物华。
4、《拜年》文征明
不求见面惟通谒,名纸朝来满敝庐。我亦随人投数纸,世情嫌简不嫌虚。
5、《元日-玉楼春》毛滂
一年滴尽莲花漏,碧井屠苏沉冻酒。晓寒料峭尚欺人,春态苗条先到柳。
佳人重劝千长寿,柏叶椒花芬翠袖。醉乡深处少相知,只与东君偏故旧。
6、《元日》王安石
爆竹声中一岁除,春风送暖入屠苏;千门万户瞳瞳日,总把新桃换旧符。
7、《卖痴呆词》范成大
除夕更阑人不睡,厌禳钝滞迫新岁;小儿呼叫走长街,云有痴呆召人卖。
8、《迎春》叶燮
律转鸿钧佳气同,肩摩毂击乐融融。不须迎向东郊去,春在千门万户中。
9、《甲午元旦》孔尚任
萧疏白发不盈颠,守岁围炉竟废眠。剪烛催干消夜酒,倾囊分遍买春钱。
听烧爆竹童心在,看换桃符老兴偏。鼓角梅花添一部,五更欢笑拜新年。
10、《癸已除夕偶成》黄景仁
千家笑语漏迟迟,忧患潜从物外知,悄立市桥人不识,一星如月看多时。
爆竹声中一岁除,春风送暖入屠苏。千门万户瞳瞳日,总把新桃换旧符。五色绣团圆,登君玳瑁筵。最宜红烛下,偏称落花前。上客如先起,应须赠一船。最是一年春好处,绝胜烟柳满皇都。天街小雨润如酥,草色遥看近却无。遥知兄弟登高处,遍插茱萸少一人。洛阳亲友如相问,一片冰心在玉壶。
1、、新月曲如眉,未有团圆意。红豆不堪看,满眼相思泪。终日劈桃额,仁儿在心里。两朵隔墙花,早晚成连理。
2、今岁今宵尽,明年明日催。寒随一夜去,春逐五更来。气色空中改,容颜暗里回。风光人不觉,已着后园梅。—唐·史青《应诏赋得除夜》
3、孤帆远影碧空尽,唯见长江天际流。
10、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,也是历代诗人着力描写的重要内容。在这些诗章中,有记录各种传统习俗的,有抒发个人情怀的,有描写喜庆气象的,可谓五彩纷呈。
上一篇:自己怎么去注册商标
下一篇:女人耳鸣头晕是什么原因
发表评论